郵箱:2208530139@qq.com
手機:13648412485
電話:13648412485
地址:重慶市九龍坡區龍渡路89號壹本科工城
發布時間:2025-04-06 14:25 人氣:
在重慶東北部的平壩丘陵間,總投資2.3億元的智慧照明工程正悄然改變著"渝東糧倉"的時空維度。這項涵蓋23個鄉鎮的照明升級計劃,通過12500盞智能調控路燈與300公頃農業補光系統的協同運作,構建起覆蓋全域的數字化光環境網絡。
【智能光控賦能現代農業】
在牡丹湖現代農業示范區,光譜可調的LED補光系統正創造著"晝夜可控"的生長奇跡。通過400-700nm波段精準調控,水稻秧苗的光合效率提升17%,配合物聯網傳感設備,實現光照強度與溫濕度的智能聯動。夜間作業區配置的1500lux無影照明,使農機夜間作業事故率下降83%。
【光影經濟激活文旅基因】
明月山麓的夜游經濟帶已形成"三軸七景"燈光布局。采用DMX512控制系統的動態光影秀,將千年鹽運文化具象化為可交互的光影敘事。2023年國慶期間,墊江夜游項目接待量突破40萬人次,帶動周邊民宿入住率提升至92%,創造夜間經濟產值1.7億元。
【低碳系統構建生態閉環】
工程創新采用"風光儲一體化"供能模式,86%的路燈配備光伏薄膜與垂直軸風機。在澄溪鎮建立的智慧能源站,通過AI算法實現縣域照明系統的碳足跡管理,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3200噸。特別設計的昆蟲友好光譜,使項目區生物多樣性指數提升24%。
【數字底座支撐長效運營】
依托華為云搭建的照明數字孿生平臺,實時處理著每分鐘2萬組的環境數據。在裴興鎮建立的運維中心,通過AR眼鏡可實現故障設備的秒級定位。這套系統已申請12項發明專利,其數據模型正在向西南地區14個產糧大縣輸出。
這項"會思考"的照明工程,不僅重塑著農業生產的時空邊界,更構建起"光環境+"的產業生態。當最后一盞智能路燈在永安鎮亮起,墊江正以科技之光重新定義著"天府糧倉"的現代內涵。
相關推薦